前進波士頓,北市6家生技企業登展2025BIO大展

  全球生技產業年度最大盛會-2025北美生技展 (BIO 2025),將於美國時間6月16日至19日在波士頓會議展覽中心盛大登場,為全面展現臺北市在生技領域的創新能量與堅實實力,臺北市產業局籌設「臺北展示區」,與仲智數位健康、奈捷生技、山酮新藥開發、益福生醫、精拓生技、華安醫學等6家北市績優生技企業,於臺灣館(攤位號碼1645)隆重亮相,搶攻全球生技產業商機,開拓海外市場新藍海。

  臺北市產業局表示,生技產業是臺北市的重點發展產業,作為台灣的政治、經濟金融樞紐及科技與創新高地,臺北匯聚頂尖醫學中心、學研機構及充沛的生醫人才,具備堅實的產學研合作基礎,此外,完善的基礎建設、健全的法規環境,以及政府對生技與創新產業的積極支持,皆為生技企業提供了優越的發展沃土,在 2025年《全球最佳城市》(World’s Best Cities) 評比中,臺北市排名亞洲第7,顯見其卓越的綜合表現和強勁的國際競爭力。

  為協助生技產業開拓全球商機,提升國際能見度,臺北市產業局自2018年起,持續率領本市生技企業參與北美生技展、德國杜塞道夫醫療器材展等全球盛會,透過國際展覽、商機媒合會、趨勢發表會等多元渠道,已成功讓48家生技企業的創新產品技術躍然於全球視野,累計創造逾 1,000場媒合商談,成為臺北生技企業跨足國際版圖的重要推手。

  2025年北美生技展-臺北展示區匯聚6家生技精銳企業,其中仲智數位健康開發全球首套人工智慧胰臟癌輔助偵測系統「PANCREASaver助胰見」,可解決肉眼難以偵測早期胰臟癌的醫療困境,已獲臺灣TFDA智慧醫才核准,及美國FDA突破性醫材資格;創新精準醫療檢測公司-奈捷生技,運用獨特的光纖粒子質譜共振(FOPPR)技術與晶片,以非侵入式、快速且高靈敏度的阿茲海默症早期血液檢測,獲歐盟TAuimMunE計畫採用作為核心檢測工具,另開發出白血病InLAB NGS解決方案,提供樣品處理到報告產出的全流程軟硬體整合解決方案,已獲台大醫院通過美國病理學會CAP認證的實驗室採用;山酮新藥開發主力於從植物中提取天然活性成分,開發預防或治療疾病的藥物,其開發之異位性皮膚炎外用乳膏GM-XANTHO已進入臨床二期階段,預計2025年Q2完成Phase IIa臨床試驗報告,目前積極尋找藥物開發及商業化合作夥伴;益福生醫運用自主研發的「精神益生菌」 PS128®菌株,開發微生物菌相療法,協助維持健康族群良好狀態,2020年獲Future Market Insights評選為全球精神益生菌補充品市場十大關鍵企業之一;精拓生技致力於開發獨家專利的E.V.A 3D癌細胞培養平台,可培養出高度貼近患者腫瘤特性的「腫瘤分身」,結合AI影像識別,協助藥物開發者精準篩選潛力臨床試驗藥物及醫師精準用藥,減少病患以身試藥的風險;華安醫學運用ENERGI平台啟動細胞自我修復機制,開發治療神經退化性疾病、慢性傷口及未被滿足需求的突破性藥物,旗下治療糖尿病足潰瘍、遺傳性表皮鬆懈性水泡症及巴金森症等藥物已於不同臨床階段有所斬獲。

  2025北美生技展即將於6月登場,期待透過此一全球年度最大盛會,展現臺北市卓越企業豐沛潛力與實力,展現臺北市優越產業發展環境,吸引國際資源來台,創建企業合作商機,推進臺北市生技產業在國際舞台上璀璨閃耀!

 

新聞聯絡人: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      張志益 1999(外縣市02-27208889)轉6589

                林建達 1999(外縣市02-27208889)轉1427

  • 圖.臺北市產業局率6家生技企業參加2025北美生技展
Posted on

守護特教藝術星光 北市啟動多元展才培育計畫 為特教生打造藝術發展平台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業務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特殊教育科   李素禎科長 02-2720-8889分機6341

                                                                    呂佩珊股長 02-2720-8889分機 6344

 新聞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秘書室         余品瑩督學 0930-936-532

【發稿日期:114年5月28日】

【主題:守護特教藝術星光 北市啟動多元展才培育計畫 為特教生打造藝術發展平台】

【臺北報導】為推動融合教育與多元發展,臺北市教育局持續挹注資源支持特殊教育學生發展潛能,委託文山特殊教育學校辦理「特殊教育學生多元展才培育計畫」,以系統性方式發掘特殊教育學生潛能、培養專長技能,並積極鏈結藝文與社會資源,打造具備發展性與永續性的學習支持系統。本計畫以培訓專才、鏈結社會資源之方式建立藝術平台,讓特教學生激發創作潛能,展現特教學生天賦資優的一面。

/001/Upload/342/relpic/10162/9416968/7a7930a1-f425-442c-9d79-623ee0e01625.jpg

學生實際培訓照片

 「臺北市特教學生多元展才培育計畫」自113學年度起推動,第一階段以文山特教為培育基地,規劃藝術、音樂與工藝等領域之教學模式,藉由導師推薦、觀察互動等多元方式,遴選具有藝術潛力與創作熱情的學生參與培訓,對象涵蓋在校生與畢業校友。第一階段有44位學員參加,美術領域已完成30位學員個別與團體培訓,教師依據學生能力與特質進行客製化教學,引導其開展個人創作風格;在音樂領域則已有14位學員接受打擊樂專訓,並多次受邀參與跨界演出與國際交流,拓展學習視野。

 在校生除進行每週2堂美術創作學習之外,並視需求安排個別課程,培養藝術興趣與表達能力;而對於畢業校友,學校則持續支持其在家延續創作,並視校友狀況評估進行一對一或者一對多的專業培訓課程,讓特教學生在原有課程架構之外,獲得更多發展優勢能力的支持與強化,不僅讓潛能得以被看見與實現,更進一步開拓其未來生涯的多元可能。

 在創作培訓的過程中,我們以學員生活中的興趣與喜好為起點,細緻觀察每位學員的起始能力與獨特特質。根據其需求,提供適切的媒材與創作方式,引導其自由探索與表達。最關鍵的是,在整個創作歷程中,給予充分的正向支持與鼓勵,使創作不僅是一種表達,更是一段被理解、被肯定的過程。

 為呈現屬於他們的藝術視角,文山特教學校與澍林藝術空間攜手辦理的《我的房間長出了畫——文特青年藝術家聯展》,展覽共展出王哲西、陳維得、郭禹彤、翁儁暐、曾于涵共計5位,18至26歲來自文山特教學校的青年藝術家作品,展現臺北市教育局特殊教育政策在藝術教育推展成果,獲得各界熱烈迴響。

 五位青年藝術家的創作,有別於學院體系的傳統訓練,從自身對世界的感知自然萌發,成為他們建構自我內在秩序的一種方式,展出作品風格各異,卻同樣真摯動人。陳維得的《洞》與《無題》系列,透過旋轉、疊加與拼貼等技法,描繪其情緒與內在流動的視覺軌跡,展現細膩情感;翁儁暐的作品《在去淡水的捷運上》系列,以捷運列車門的開闔與都市殘影為構圖,呈現其對城市節奏與自我存在的思索;王哲西則反覆描繪圖鑑中的青蛙,創造出冥想般的秩序與安定感,其作品《滿福蛙蛙》傳遞獨特的觀察視角;曾于涵的作品《溫柔的鯨魚》系列,筆下的鯨魚與飛鳥宛如夢境角色,在現實與想像中穿梭,畫面靜謐中蘊含張力;郭禹彤的《垃圾》系列作品,透過低明度色塊反映其對日常生活中混亂與資源問題的敏感觀察與反思。

 臺北市教育局表示,「臺北市特教學生多元展才培育計畫」未來將逐步擴展至本市其他特教學校,建立涵蓋美術、音樂、工藝、體育四大領域的系統性訓練架構,並整合社會各界資源,形成長期支持網絡,實踐「結合資源、導引適性發展」的核心理念。

 自即日起至114年5月31日(星期六)每日12:00-17:00,於澍林藝術空間(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83巷5號)展出,歡迎民眾運用周末假日到澍林藝術空間欣賞這些青年藝術家的創作。

 

  • 教育局新聞稿1140528守護特教藝術星光 北市啟動多元展才培育計畫 為特教生打造藝術發展平台.pdf
  • 學生實際培訓照片
  • 青年藝術家 曾于涵作品《溫柔的鯨魚》
  • 青年藝術家 陳維得《洞》系列作品
  • 青年藝術家 王哲西作品《滿福蛙蛙》
  • 青年藝術家 翁儁暐作品《在去淡水的捷運上》
  • 青年藝術家 郭禹彤作品《垃圾》
Posted on

2025台北汽車綠動未來篇 ~綠能共享經濟正夯 環保教育從小做起~

為推廣本市汽車產業,臺北市商業處輔導台北市汽車產業發展聯合會辦理「2025台北汽車綠動未來篇」,於114年5月28日邀請臺北市的學童近40位在圓山學童體適能區baby嘟嘟房體驗共享電動車,藉由體驗學習方式教導汽車知識、交通安全知識及共享經濟的環保概念等,協助學童從小認識「汽車」及產業知識,推動產業從小扎根,現場也透過藝人小刀協助推廣;另配合本府推動淨零減碳政策,於29日在國立台北科技大學舉辦汽車產業知識交流會,主題分別為「汽車的綠能未來」與「AI時代來臨,汽車產業的影響與契機」,討論汽車產業的綠能應用趨勢與AI時代的科技新未來,提供產業與民眾間相互交流的機會,共同推進汽車產業發展。

臺北市商業處表示,本市汽車產業不僅有品牌新車、二手車、特色車等車輛產業,周邊相關產業也非常豐富多元,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發展,車子不但衍生出許多輔助功能,也變得更加舒適;為促進本市汽車產業發展,本處透過補助輔導台北市汽車產業發展聯合會自主辦理活動,串聯汽車周邊產業,以有效整合資源,共同提升汽車及周邊產業的服務品質,期冀藉由活動吸引潛在消費客群,帶動整體產業鏈發展。

台北市汽車產業發展聯合會表示,今(114)年延續去年學童體驗共享電動車之活動,提升孩童對於共享經濟與環保綠色產業的多元認識,更透過前5566成員彭小刀擔任活動大使,提升與孩子們互動的同時,也提升活動的知名度,並希望藉由公益的推廣提升社會大眾對汽車產業的認識,讓更多人能關注淨零減碳的議題,此次活動不僅落實推廣綠能理念,更建構了兒童教育的理念;另於明(29)日在國立台北科技大學辦理的「汽車產業知識交流講座」,也因應潮流的演進,以AI的來臨為其中主題,藉由講座串聯業者與民眾間的互動,讓民眾了解汽車產業的發展及未來,探討綠能應用的最新趨勢與變化方向,並促進綠色產業合作與創新,以共同促進汽車產業的發展。

相關活動請台北市汽車產業發展聯合會(連結) 粉絲團查詢,更多活動相關資訊歡迎至「台北市商業處-我是商Ya人」粉絲團(連結)查詢。

 

新聞聯絡人:

臺北市商業處 科      長 蔡惠真 02-27208889/1999轉6503

       媒體聯絡人 張定天 02-27208889/1999轉4563

台北市汽車產業發展聯合會 理 事 長 林美玉 0918-899-699

             媒體聯絡人 鄭伃倢 0985-027-805

  • 江美玲副處長致詞
  • 學童體驗電動車
  • 李寶星榮譽理事長頒發感謝狀予財團法人台北市政府教育局認助清寒學生基金會林美娟董事
  • 現場來賓大合照
  • 現場來賓與學童大合照
Posted on

私立育達高中-2025育達盃校際青少年排球交流賽,各國中排球菁英隊伍精彩交鋒

臺北市私立育達高級中等學校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單位:臺北市私立育達高級中等學校

地址:臺北市松山區寧安街12號

新聞聯絡:校務主任洪毓俊 (02)2570-6767轉105

【發稿日期:114年5月28日】

【主題:2025育達盃校際青少年排球交流賽,各國中排球菁英隊伍精彩交鋒】

【臺北報導】為促進青少年體育交流、推廣排球運動風氣,臺北育達高中舉辦「2025育達盃校際青少年排球交流賽」,廣邀雙北各國中排球隊與社團組隊參加,藉此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提升技術水平,並透過健康競爭增進彼此情誼。此次賽事不僅吸引多支優秀校隊共襄盛舉,更在賽場上激盪出無數精彩瞬間,最終於熱烈的掌聲與喝采中完美落幕。本次比賽分為男子組與女子組,參賽對象為雙北各國中排球隊與排球社團之在學學生,組隊方式以校為單位,力求公平、公正並提升參與度。育達高中長期關注青少年體育教育的發展,特別籌劃此次賽事,期盼透過具規模的正式比賽,為年輕選手們提供發揮實力與交流觀摩的舞台。

/001/Upload/342/relpic/10162/9416927/c2bbf629-fbe0-4af0-8edb-6d86ede045ae.jpg

 經過連日激烈賽程,最終男子組由忠孝國中摘下冠軍。忠孝國中在多場比賽中展現卓越攻防與穩定節奏,球員間的默契搭配與臨場反應也獲得裁判高度肯定。男子組亞軍則由天母國中B隊獲得,他們以強勁發球與靈活跑動多次打出精彩攻勢,展現出色潛力。

 季軍則由實力均衡、表現穩健的大安國中取得,在場上穩扎穩打,展現出強烈的求勝意志與良好的球場禮儀。而女子組方面,競爭同樣激烈。最終由大安國中A隊成功奪冠,該隊技術成熟、配合流暢,尤其在防守轉攻環節表現亮眼,穩穩掌控比賽節奏。同校的大安國中B隊也有不俗表現,一路過關斬將勇奪亞軍,展現校內深厚的訓練實力與人員厚度。女子組季軍則由表現積極、具備優異反擊能力的天母國中拿下,團隊合作默契十足,展現堅強實力。

 臺北育達高中表示,「育達盃」不僅是一場體育競賽,更是學生間溝通、學習與成長的絕佳平台。透過這樣的賽事,不僅可以檢視平時訓練成果,更有助於培養青少年的運動家精神與自我挑戰的勇氣。同時,也為國中學生提供了與其他學校切磋、觀摩的寶貴機會,有助於未來的體育發展方向。隨著近年來排球在臺灣校園運動中的人氣逐漸攀升,越來越多國中小學積極成立校隊與社團,參與區域與全國性賽事。也希望能透過主辦這樣的校際賽事,持續扮演推動排球基層發展的助力角色。未來更計劃擴大舉辦規模,涵蓋更多地區及年齡層的選手,打造屬於青少年的排球盛會。

  • 新聞稿1140528私立育達高中-2025育達盃校際青少年排球交流賽,各國中排球菁英隊伍精彩交鋒.pdf
  • 男子組前三名 (1)
  • 女子組大安國中A隊的技術成熟、配合流暢,在防守轉攻環節表現亮眼,穩穩掌控比賽節奏
  • 女子組前三名
Posted on

「雙甲又十130‧健康活力欣士林」北市士林國小130週年校慶典禮活動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業務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國小教育科  林侑融科長 27208889轉6374 

                  臺北市士林區士林國民小學     陳博文學務主任 28812231 轉221

新聞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秘書室         余品瑩督學 0930-936-532

【發稿日期:114年5月28日】

【主題:「雙甲又十130‧健康活力欣士林」北市士林國小130週年校慶典禮活動】

【臺北報導】創校於西元1895年的士林國小,114年5月28日(星期三)歡慶130週年校慶,以「雙甲又十130‧健康活力欣士林」為主題,林奕華副市長及湯志民局長蒞臨參與,全國歷史最悠久,更是向全國第一所要歡慶130歲生日的學校獻上祝福。

/001/Upload/342/relpic/10162/9416912/79b62510-91d5-41d7-bea9-4acad155fc11.jpg

 典禮活動從上午9點開始,由士林國小甫榮獲全國音樂比賽特優獎的合唱團領唱日文及中文版校歌,用天籟美聲喚起士林人美好的童年記憶,也揭開士林國小百卅校慶序幕。接著,上映學校精心製作的校慶大片『風雲八芝蘭』,影片運用最新的AI動畫技術,精選士林國小130年校史中24位臺日籍校長帶領全校師生們共同努力的照片、影像等點滴印記,在6分鐘的影片中鮮活呈現,佐以學生們精彩的口說報導方式,讓全體與會貴賓、師生對國民教育發祥地—士林國小的發展歷史及對臺灣教育的影響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再來登場的是熱鬧滾滾、鑼鼓震天的舞獅表演,在熱鬧氛圍中,林副市長、吳校長及貴賓們攜手觸控超級炫光魔球及紅彩球,正式啟動「百卅士林 千秋樹人」慶典儀式。

 典禮當天貴客雲集,慶賀士林國小130周年校慶,也有許多校友及地方仕紳到場祝福,更協助提供1,300顆壽桃給全校師生、贊助製作校慶紀念品、獎勵優異或清寒學生勵學金等方式為士林國小慶生;而地方產業也以各種方式共襄盛舉來關照士林學子,這種「士林一家」的綿密情誼薪傳千里,蔚為地方美談。

 士林國小一百多年來育才無數,人才輩出,本次慶祝典禮中,林副市長及吳校長也會共同頒贈傑出校友獎表揚10位校友,這些士林之子在社會各界表現卓越,不僅為各行各業的菁英、翹楚,更是學弟妹們學習的典範楷模。此外,士林國小的校史上還有許多家族是五代、四代皆為士林之子的代代薪傳家庭,現齡95歲的許潘仁阿祖最喜愛高歌日本時期的校歌,最想念在士林國小就讀的歡樂時光;吳曹金鶯阿嬤的小曾孫們現都在士林國小就讀,年齡相差一甲子以上的祖孫們,平日最愛逗嘴鼓、話士林故事呢!此次,許阿祖、吳阿嬤都會帶領著滿堂士林子孫回母校慶生,接受珍貴的士林家族四代同堂紀念狀及限定的「袋袋馨傳」禮物。

 最後,林副市長、吳校長和官會長邀請貴賓們,一起切下祝賀蛋糕,象徵「十年大慶、代代傳馨」意義。再由八位學生代表致贈林副市長及貴賓校慶壽桃,並在校慶紀念品~放大版「校服紀念悠遊卡」簽名留存,一起為士林國小獻上滿滿的祝福,期待在健康活力的願景引領下,「百卅士林」同心續營「千秋樹人」的志業。

 士林國小校慶在歷任校長、家長會、教師會、社區的努力之下,傳承創新,130歲的士林國小能有傲視群倫的文化底蘊,是眾人、眾志、眾智用點點滴滴歲月的努力築構而成的,期待百卅士林在各界的祝福聲中,以滿滿的健康與活力,持續欣榮繁盛,繼續邁向下一個里程碑。

 

  • 教育局新聞稿1140528士林國小130週年校慶典禮活動「雙甲又十130‧健康活力欣士林」.pdf
  • 健康活力欣士林,百卅風華傲群倫.JPG
  • 林副市長致詞.JPG
  • 士林國小四代同堂.JPG
  • 士林國小130週年校慶切蛋糕.JPG
  • 士林國小130週年校慶簽名儀式.JPG
  • 慶祝士林國小130週年校慶頒贈壽桃.JPG
Posted on

梅雨鋒面接近 北市水利處呼籲民眾遠離河濱區域以策安全

       依氣象署預報,今(28)日梅雨鋒面逐漸接近,各地將有陣雨或雷雨,明(29)鋒面通過北部地區,可能出現較大雨勢,期間適逢農曆大潮,易導致河川水位高漲,且上游水庫可能隨時進行調節性放水,河濱疏散門隨時可能啟動「只出不進」或「關閉」等管制措施,降雨期間請勿再進入河川區進行水域活動。當水位上漲快速時,可能隨時執行堤外封閉作業,建議市民朋友避免前往河濱區域活動及停放車輛,以策安全,特別是河濱地勢較低的淡水河臺北橋周邊沿線、百齡左、右岸河濱公園等。

        另外,提醒已停放於河川區內車輛的車主,可至臺北市停車工程管理處網站,登錄車輛資訊,就可收到堤外停車場防汛的簡訊通知。如管制後4小時將對未移置車輛依車型大小處1,800至4,800元罰鍰,經拖吊之車輛另需繳納移置費及保管費,請停放車輛於河濱公園的駕駛人要多加注意。

        水利處也推薦市民打開LINE,將「戀戀水綠 臺北水利」加為好友https://page.line.me/nyy4696t,這是水利處的LINE官方帳號,訂閱「水情警報器」功能,可接收雨量警戒,第一時間展開自主防災,還可提供雨量、河川水位、雨水下水道水位、抽水站狀態、淹水點查詢等功能,讓市民朋友快速獲得水情相關資訊。此外,也可下載本府「行動防災 APP  https://goo.gl/hNz1Ef)」或「臺北市政府LINE官方帳號」(訂閱市政訊息/安全護照/水情訊息),主動了解降雨資訊。


  

  • 如管制後4小時將對未移置車輛依車型大小處1800至4800元罰鍰
  • 請市民朋友注意疏散門啟閉訊息
  • 北市水利處已經開始颱風前的各項整備工作,確保各項防汛設施的安全性
  • 架設好防水閘門 可減少災損
  • 清空水溝蓋上方 以免造成積水
  • 快加入北市水利處LINE  輕鬆掌握水情 即時防災
  • 加入北市水利處LINE  掌握水情即時防災
Posted on

端午連假 臺北市垃圾正常收運

承辦單位:環境清潔管理科

發稿日期:114年5月28日

聯 絡 人:鄧淞駿科長

聯絡電話:0935-029-845   

 

今年的端午節是5月31日,適逢週六,有3天連假,臺北市環保局清潔隊於 5月30日(五)、5月31日(六)夜間均正常收運垃圾,6月1日(日)適逢週日,照常停收垃圾。

環保局指出,無法配合垃圾收運時間的民眾,可以利用北市30處垃圾限時收受點丟垃圾。

環保局也提醒民眾,共度端午佳節,記得做好垃圾分類及資源回收,並惜食減量,將廚餘瀝乾後再排出,切勿違規棄置垃圾包、亂丟菸蒂,一起維護整潔的市容環境。

Posted on

第1334號市政統計週報

【提要】113學年度臺北市國中、國小實驗教育學生占國中、國小學生數比率為24.2‰、26.3‰,近五學年度均大致呈上升趨勢。

        為鼓勵教育創新並滿足學生適性學習需求,以落實教育多元彈性發展,臺北市政府積極推動實驗教育。依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統計,113學年度臺北市國中、國小實驗教育學生計有1,566人、3,239人,分別較112學年度增加177人(12.7%)、128人(4.1%);近五學年度國中、國小實驗教育學生占國中、國小學生數比率均大致呈上升趨勢,113學年度國中占比24.2‰、國小占比26.3‰,分別較109學年度15.7‰、20.5‰,增加8.5個千分點及5.8個千分點。

        為保障學生學習權與家長教育選擇權,臺北市實驗教育提供「學校型態」及「非學校型態」等2種教育方式,以吸引有志於實驗教育的學生和家長參與。若按學生性別觀察,113學年度國中實驗教育男學生以就讀學校型態計459人,較非學校型態之395人為多,女學生則以就讀非學校型態404人,較學校型態308人為多;至同學年度國小實驗教育男、女學生就讀非學校型態分別計1,160人、1,003人,均較就讀學校型態之576人及500人為多。

  • 第1334號市政統計週報.pdf
Posted on

燭龍現身臺北天文館!端午連假別錯過神話與科學的奇幻旅程

端午連假(5月30日至6月1日),臺北天文館特別推出結合節慶、天文與神話的「燭龍慶端午」主題活動,邀請大小朋友走進極光世界,展開一場從古代神話飛越到極圈天際的科學探險,不僅激發孩子們對自然現象的好奇,也讓大人重新感受節慶背後的神祕詩意。

活動以上古神獸「燭龍」為主角,結合目前館內熱門的「遇見歐若菈–追極光科學指南」特展,透過科技影像與故事演繹,重現燭龍飛馳天際、化身極光的傳說。根據古代記載,燭龍是掌控晝夜與四季的神獸,天文館將這段神話與現代天文現象結合,創造出「燭龍御太陽風,極地凌空競速」的虛構情境,讓民眾猶如親臨極地,目睹神獸之戰的壯麗場面。

除了視覺震撼的展示外,天文館也規劃了一系列適合親子與一般民眾參與的活動。其中「極光推畫趣」是深受大小朋友喜愛的DIY體驗,民眾可親手「抹出」極光的光彩與流動感,留下專屬的燭龍競賽畫作為紀念。每日開放兩場,限額500位,現場排隊參加。

對於想深入了解極光成因與觀賞時機的民眾,則可參加每日三場的「極光特展導覽」,由專業導覽員帶領,輕鬆掌握拍攝極光的技巧與科學原理。此外,特展期間也開放多項互動體驗與xLearn手機闖關活動,民眾可透過遊戲方式增進天文知識,在趣味中學習,寓教於樂。還有免費觀賞的立體劇場短片《寵物救援英雄》,每日9時20分放映一場,現場排隊入場。

整體活動內容豐富、層次多元,皆為免費參加,讓民眾在炎炎夏日中,有個涼爽又充滿想像力的過節選擇。更多詳情可至臺北天文館官網活動訊息【燭龍慶端午】查詢。

臺北天文館端午連假「燭龍慶端午」各項免費活動一覽表
活動名稱 活動時間 參加方式 活動地點
立體劇場短片
 「寵物救援英雄」
09:20 200位
 現場排隊入場
立體劇場
「極光推畫趣」 10:00至12:00
 13:30至16:00
每日500位
 現場排隊
宇宙劇場
 入口廣場
極光特展導覽 每日3場次
 10:00、14:00、15:00

每場次30位
 展示場中庭服

務台登記集合

特展室

極光特展闖關活動

(xLearn)

09:30至16:00 手機操作
 需使用網路
特展室

「遇見歐若菈–追極

光科學指南」特展

09:30至16:00 自由參觀

特展室

  • 臺北天文館「燭龍慶端午」活動意象
  • 臺北天文館免費「極光」特展中之互動遊戲
Posted on

臺北市萬華區114年新式演習(T-DEEP)實兵演練

發稿日期:114年5月28日

聯  絡  人:戴元君視導

聯絡電話:02-23064468轉161

策進演練設計,強化應變韌性

       臺北市萬華區公所於114年5月29日上午10時假萬華區福民平宅小公園(艋舺大道446號旁)舉辦臺北市萬華區114年新式演習實兵演練活動,本次演練模擬地震發生,並首次依循臺北市災害演習規劃與評估指引T-DEEP採無腳本模式辦理演練,期能還原災害發生時最真實的情境。新式演習係由現場控制組人員進行情境下達,再由現場指揮站編組人員與里鄰應變小組共同進行災害應變。

      生活中往往難以知道下一秒是否會發生災害,災害發生後民眾、各機關對於災害的第一反應為何?相關單位是否能夠迅速、確實進行應變與協助?藉由本次新式演習採無腳本的模式,訓練各編組與里鄰應變小組遇到問題時從中找到的解決方法並強化應變能力,方能對相關措施進行檢視,並對作業程序等法規範進行檢討。

      本次活動目的為讓本區災害應變中心各編組與里鄰應變小組能夠更加精進作業程序與應變流程,於未知的題目與情境下迅速應對並透過「事件後會議」進行檢討。歡迎各位市民蒞臨體驗災害發生時情境,期能透過策進災害演練之設計,增強災害防救意識,將災損減至最低。

  • 新聞稿-臺北市萬華區114年新式演習(T-DEEP)實兵演練.pdf
Posted on